首页 >> 动态

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下一句(羌管悠悠霜满地)

2023-07-07 07:01:44来源:

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下一句(羌管悠悠霜满地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范仲淹


(资料图)
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

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

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
【题解】

选自《全宋词》。作者范仲淹(989—1052),字希文。先世居邠(今陕西彬县),后徙苏州吴县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。幼年孤贫,刻苦自学。大中祥符进士。仁宗天圣中任西溪盐官,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,后授枢密副使,迁参知政事(副宰相),主持过短暂的庆历新政。他是宋仁宗时革新派的主要人物之一。在朝不及一年,贬为邓州太守,后为陕西四路宣抚使。一生为官清正,治军严明,关心民生疾苦,又以生活简朴、品德高尚著称于世。所作散文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。《岳阳楼记》,熔叙事、描写、议论于一炉,兼用骈散写法,颇有诗意,别具一格。其中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句,尤为古今所传诵。又工诗,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痛苦。词作传世仅六首,写边塞生活,意境开阔,风格豪放,词具有较多的社会内容,对开拓词的题材领域有一定作用。《渔家傲》、《苏幕遮》、《御街行》等,均不同凡响,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尤其《渔家傲·秋思》,慷慨悲壮而播传人口。有《范文正公集》。

范仲淹于1040年,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(今陕西延安),镇守边疆四年。范仲淹深为西夏统治集团所畏惧,因而边境人们赞誉说:“军中有一范,西贼闻之惊破胆。”《渔家傲》,即是诗人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。

【解读】

全词上下两阕。上阕,写西北边塞特异的秋光,即写寒冷荒凉的景象。

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”首句,概括地写“风景”,突出了一个“异”字。这个“异”字很有含义,它表现了这“风景”是“塞下”的风光。“塞下”,指西北边地。这边塞的风光与内地大不相同,具有异域特色,更为荒凉萧瑟。这个“异”字,表现了这“风景”是“秋来”时的风光,秋天来临,边地景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异,与春夏季节的景物大不相同,更为冷落萧条。首句用一“异”字引起下文。同时为下文将士思乡埋下了伏线。词的上阕写景,全都扣紧了这一“异”字,全从这一“异”字生发开去。

词的第二句,即写“塞下秋来”的特异“风景”之一。“衡阳雁去”,即“雁去衡阳”的倒文,是为符合词的格律而倒置语序的。那么,为什么单单写雁去衡阳,而不写雁去他地呢?衡阳,即今湖南省衡阳市,旧城的南面有座回雁峰,峰形很像雁的回旋,相传大雁飞到这里不再南飞,所以历来有“衡阳雁”之说。这时,诗人身在塞外,仰望长空,只见北雁南飞,一行行排着队,低吟着歌,匆匆地向温暖的南国飞去,似乎对这荒凉的塞外毫无留恋之意,是要急于逃避这塞外的荒寒似的。本来,大雁的秋去春归,是动物的一种本能,是无所谓留恋与不留恋的,但诗人却写作“无留意”,实际上是借北雁南飞,写诗人的一种情感。对这荒僻的边地,雁尚如此,何况是人呢?暗喻人“无留意”。同时,这“衡阳雁去”也透出了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,与后文的“家万里”、“归无计”相映照。

“四面边声连角起”,这句是从听觉角度写“塞下秋来”的特异“风景”之二。写了“边声”、号角声,而号角声尤显突出。一到傍晚,军营中的号角,低沉地、悲壮地吹了起来,连同“边声”,那边地特有的声音,戍边战马的悲鸣声,强劲的秋风吹着枯干草木的萧萧声,混杂而起,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,具有一种凄凉的情调,声声在耳。使读者的感情也随着“边声”的四起而颤抖。

“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”,这两句是从视觉的角度写“塞下秋来”的特异“风景”之三。主要写“孤城”,突出了一个“闭”字。这座边城,何以言“孤”?这里边城坐落在“千嶂里”,在丛山中,在犹如屏障一般耸立着的重重高山之中,四面闭塞,所以言为“孤”;这座边城,在一片茫茫烟雾的笼罩之下,在残阳余晖的映照之中,只见“长烟落日”,不见人,所以言为“孤”。诗人匠心独运地将“千嶂”、“长烟”,“落日”、“孤城”组合起来,便自然给人一种孤寂之感了。再加上一个“闭”字,日压西山即紧闭城门,万壑千山也紧锁起来的境界便显现出来了。这样,既表现了边地的萧条,也表现出戒备森严,局势紧张,表明这座“孤城”是处于战争的前沿,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。

将这几句诗中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,一幅“边塞图”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:在荒寒的边塞,在那屏障似的万山丛中,回响着悲壮的号角声,和马萧萧的肃杀声,在一片暮云的笼罩之下,在一片落日余晖的映照之中,一座孤零零的边城早已紧紧地闭上了城门,广漠、荒凉、森严、恐怖,令人心惊胆寒。真可谓诗中有画,画中有景,景情交融。

下阕,虽有写景,却重在抒情。

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”诗人身在“塞下”,居于“千嶂里”、“孤城”中,眼望“长烟”、“落日”,耳闻“边声”、“角起”,目送雁去衡阳,“无留意”,怎不勾起无限的思乡情怀。下阕开头从借酒浇愁写起。作者“浊酒一杯”在手,欲浇“家万里”之愁。“家万里”,流露了镇边将士归心之切。但一杯“浊酒”入怀,又怎能浇万里思乡之愁呢?反倒是万里乡愁更涌上心头。戍边将士们虽然怀乡,思归,然而又不能归去,也不愿归去,因为“燕然未勒”,而“归无计”。用一个典故表明了破敌之功未成,欲归不能。燕然: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。勒:刻石记功。据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载,公元89年,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,“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,刻石勒功”而还。“燕然未勒”,是说作者镇守边疆,尚未建立破敌战功,不愿归去。所以,诗人“浊酒一杯”在手,更浇“燕然未勒”之愁。而这两种愁思,是对立的矛盾的,欲卫国保民,灭敌立功,便不能怀乡思归;而怀乡思归,便不能“刻石勒功”。因此,诗人倒是“以酒浇愁愁更愁”了。一是国忧,一是家愁,在行动上,戍边将士,首先包括诗人,是能够正确处理的,以家愁服从国忧;但在感情上,又怎能忘怀久别远离的家乡,两种矛盾的心情交织在一起,渗透在诗中,使得这首诗慷慨、苍凉,同样表现出他力拒外敌,为国立功的壮烈情怀。

“羌管悠悠霜满地”,“落日”收起了余晖,夜幕降临了,但被国忧、家愁折磨着的诗人,又怎能及时入睡呢?“羌管悠悠”,是写诗人耳闻。在这军营里,在这“孤城”的上空,响起了“悠悠”的羌笛。这笛声从何处响起?从戍边将士的口中、心中吹出,是那么富有情感,那么震撼人们的心灵,勾起人们的异域之感。“霜满地”,是写诗人目见。这遍地的浓霜,更令人视而生寒,引起无限的乡思,陷入无限的乡愁之中。

“羌管悠悠”,是写诗人耳边的“边声”;“霜满地”,是写诗人眼前的“边色”。这句诗是写景,是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写“塞下秋来”的特异“风景”之四。但这句诗也是在抒情,是将情寓于景中抒发,是把景融满了感情描绘,用声色点染,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。

“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”其中的“人”字,并非泛指,而是指“将军”和“征夫”。“不寐”两字,起着将前句的声色与后句的情感紧密联系的作用。“羌管悠悠”,撩人心怀,“人”怎能“寐”?“人”只有在“不寐”中才能听到这“悠悠”的羌笛。寒“霜满地”,也只有“人”在不眠时才能见得到。这样,含蓄地表达了将士思乡的情怀。写“将军”(诗人自指),点以“白发”。“白发”,是多愁的结果,是年老的表现,是年老而壮志未酬的感慨。写“征夫”,点以热“泪”,表现了戍卒的边地之苦,忧国之心,思乡之情。

这三句诗,既描绘了将士镇边的艰苦,又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却也忧家的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。

从这几句诗中,读者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镇边将士深夜不眠的画面:在一个边塞秋夜,浓霜遍地,悲凉的羌笛声在军营中回荡,一位白发苍苍的将军,躺在床上,久久不能入睡,翻来覆去,低吟叹息。这是谁?就是诗人范将军。

【综述】

这首边塞词写边城的荒寒和将士生活的艰辛,表现了诗人坚持平定战乱、保卫边疆的决心,流露出将老无功、忧国心切及其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。

这首词的基调是低沉的。词中描写“塞下秋来”的特异风光,因“衡阳雁去”触动了诗人“家万里”的思乡之情,与“燕然未勒”将老无功的忧国之心,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,诗人把环境气氛渲染成黯淡的色彩,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情调,缺乏昂扬奋发的精神。

尽管如此,词中所表现的将士抵御外患、报国立功的情怀,是应充分肯定的。这首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爱国主义作品,是词人的代表作。

范仲淹以其守边的亲身经历开创了边塞词的先声,开拓了词的题材,为苏轼、辛弃疾的豪放词作了先导。在词的发展史上,这首《渔家傲》居有重要的地位。
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新闻